微信是不一样的产品思维【微发信息网】
营销策划
微信是不一样的产品思维
2013-12-11  浏览:2
 就像摇一摇,微信从来没教用户怎么用它,如果它是有生命力的,用户自然会去使用,不需要产品从运营或其它层面去推动也能流行起来。

  豆瓣CEO 阿北在极客公园创新大会2012上有过类似的观点,豆瓣网的很多运营也是通过产品来实现的。

  公众平台也是如此,事实上你可以看到微信几乎没做宣传,也没召开各种发布会或者开发者大会。

  “一个系统它真的有生命力的话,肯定会有草和树木长起来,不需要我们去推动。”

  六、不定义标准答案

  微信4.5 启动页面的底图是个只有0和1的黑暗世界,被一团动态的火焰点亮。页面中下部有两个选项,一个是“直接进入微信”,另一个则是“听一首老歌”,崔健的《一无所有》。

  当问起张小龙“为什么要选择这首歌”时,他笑了笑反问《商业价值》记者:“你觉得是为什么?”

  而当你问张小龙“微信是什么”或者“公众平台”是什么的时候,他一样会把这个问题抛给你。

  “你如何使用微信,决定了微信对你而言,它到底是什么”,张小龙说道。

  

 

  张小龙不给产品下标准的定义,这样一来可以让产品更自由地发展,另一方面,也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象空间,因为产品最终是什么,是用户说了算。

  七、理解移动互联网的本质

  张小龙认为,单纯把PC 应用搬到手机上,那不是移动互联网的本质。

  “你看Google Talk 为什么没有变成移动互联网上每一个人用的工具,它是PC 上的东西,Google 肯定也想把它改造来适应移动互联网,但是这种改造还毕竟是改造,还不是全新为移动互联网而生的。”

  “拿 QQ 做例子,QQ 会有在线状态,微信是绝对不能有。这样恰好符合了移动互联网随时在线的技术,只有在 PC 互联网我们才会看看对方是否在线然后给他发消息。”

  实际上,微信正在用移动互联网的本质重新定义“输入”。

  在微信里,你可以通过“摇一摇”和“扫一扫”来进行输入,这两种方式,在张小龙看来,是符合移动互联网本质的。

  

 

  事实上,我们可以想象扫一扫可以扫到很多东西,不光是简单的二维码。比如扫一个单词,可能它的英语发音就出来了。摇一摇和扫一扫你不能看它们只是一种娱乐的东西,实际上它们是手机上的交互,手机独有的交互。因为摇一摇时你不需要输入更多的东西,你的地理位置、周边的声音已经自动被收集起来了,它们就变成一种输入方式了。

  “如果要问移动互联网的本质有哪一些,其实是跟传感器相关的,以前我们曾经想过微信的口号,在“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前,我们还想过“微信是你的第六感””。

  八、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关于朋友圈默认不鼓励发纯文字信息,不光是怕泛滥,还因为张小龙认为,要一个人写一段字的难度远远大于他发一张图片,对于一个普通用户来说,你让他一天写一段话出来,而且这段话还得让别人看到,他还要写得好,其实很难。

  “我希望我们的产品是每个人都能用的,那么,图片是最好的介质,图片每个人都会发。当时做朋友圈的时候我想,其实新浪微博很多人都不会用,有相当大一部分不用。朋友圈的目的是要让每个人都能用,如果你要完成这个目的的话,你一定要把门槛降到最低,降到哪怕一个农民工也会用,这种挑战难度其实挺高的。如果是文字和图片都有的话,反而不容易达成这样的目标。比如说,你的文字写得好,你肯定会每天都写一些,你的朋友一看,你的水平那么高,我肯定不写了。又或者你看别人的文字那么诗情画意,你拍一个吃饭的画面,你都觉得不好意思了。”

  

 

  “我觉得做一个小众的产品,满足自我的爱好,其实反而相对很容易。有一次有一个朋友跟我争论说,你们这个朋友圈照片不清晰,没有Path 的好,很多人会拿Path 来做对比,我当时就跟他说,你要做一个让你自己觉得很完美的产品还是做一个让大众用户都觉得好用的产品? 很多人忘记了最终的目的,以为自己是代表了大众,其实不然。所以微信里所有的功能你能发现,我们不会去为某一个小众去开发某种功能,然后让这个小众群体觉得高兴。相反要让无论是70岁的老人还是10岁的小孩都觉得好用并且能用起来,并且用起来和我们用起来是没有差异的。微信里有很多功能都是这样的,比如摇一摇,确实每个人都能用。对讲机我们只做了一个开关按钮,也是这样的。”

  

 

  九、寻找人类的共性

  张小龙聊到,微信团队其实很少看统计数据,也几乎没从统计数据里看到用户的喜好。他们也不会去了解手机QQ 的统计数据来指导微信的工作。

  那么,他们如何识别不同的用户,为他们提供不一样的服务?

  张小龙认为,所有用户应被看作是一个人,这个人是没有性别、年龄、区域、教育程度的属性,他就是一个对象,他包括了所有用户,他是所有用户所有需求的交集。

  对广泛用户的服务是一个基本的层面,在这个层面上不能代入自己太多的态度,还是要更多地看广大用户的需求。同时还应刻意地要把所有人都拉到公平的线上,以至于有些人的能力可能会被抑制,但是也要让整体的用户用起来。这也应该是微信能如此迅速崛起的原因。

2/3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