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投资收缰 保险资产负债管理新规出台【微发信息网】
投资理财
险资投资收缰 保险资产负债管理新规出台
2018-03-04  浏览:2

  在征求意见稿出台5个月后,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系列规则终于正式落地。

  3月1日,保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包括量化评估和能力评估等在内的系列规则,且即日起开展试运行。

  经历过万能险三分天下、险资疯狂举牌上市公司、进行海外并购与投资过后,或许保险行业再也回不去那个快速增长的年代,而随着资产负债管理系列规则的落地,针对资金运用等多方面的“软约束”终于演变为覆盖“资产”、“负债”两个轮子的监管体系。

  英大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开俊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资产负债管理涉及保险公司中长期发展目标和路径、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投资策略等多个方面,是公司发展战略的体现。作为资产负债管理主体的保险公司应重新审视发展战略和路径,改变不当经营模式,回归保险本源,既不偏向负债经营,又要防范“过度依赖投资”,资产负债“两个轮子”协调运转。

  而随着对保险公司进行的量化评估、以及以打分为手段能力评估的实施,保险公司也面临着改善资产负债管理、提高投资能力的压力。“大保险公司比较容易符合监管要求,小保险公司可能面临一定的压力”,一位寿险公司资金管理业务负责人表示,“但提供相关服务的咨询公司、科技公司则会面临很多机会。”

  规则终落地

  2017年7月末,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征求对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的意见及开展行业测试的通知》。在对保险资产负债管理有关监管规则进行意见征求外,保监会还组织开展了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试评估和量化评估测试工作,并要求公司主要负责人担任此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明确相关高管人员的责任。

  征求意见稿发布5个月后,关于资产负债管理的系列规则终于落地。而就在此前夕的1月25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简称“中资协”)资产负债管理专业委员会还召开了2018年度第一次委员会议。

  “资产负债管理,是为管理与资产负债相关的风险而进行的资产配置、负债评估及资产负债匹配,是公司稳健经营的重要基础,是有效规避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监管层对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性早有认识,在全面风险管理、资金运用管理等方面的监管文件中均明确提出了资产负债管理的监管目标和要求”,新华人寿总精算师龚兴峰表示。

  监管层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的这种“软约束”,适应当时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资金运用环境和专业技术水平等,但随着保险业这些年的快速发展,行业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累积的问题不断显现。

  在龚兴峰看来,资产负债管理职能缺位对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个别中小公司选择相对激进的经营策略,偏短期的理财型产品大行其道,部分公司负债成本迅速提升,倒逼其资产端提高风险偏好……“种种偏离保险业的保障本源、增加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现象说明,亟待监管层从制度层面明确对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方面的具体要求,将以往的‘软约束’变为‘硬约束’,此次出台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评估规则,正可谓应运而生。”

  统一标准建立

  据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副主任贾飙介绍,资产负债管理监管制度总体框架是一个办法和五项监管规则,一个办法即《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暂行办法》,五项监管规则主要包括财产险公司和人身险公司的能力评估规则与量化评估规则,以及资产负债管理报告规则。监管规则从长期经济价值、中期盈利能力、短期流动性和偿付能力底线等多个维度,综合评估资产负债匹配状况和管理能力。

  量化评估部分是对期限结构匹配、成本收益匹配和现金流匹配三方面进行数量评估,分基本情形和压力情形等不同情景。尤其在各种压力情形下得出的资产负债匹配数据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根据业务特性,突出财险公司的流动性管理要求,突出寿险公司收益覆盖成本的管理要求。比如,期限结构匹配衡量现金流在期限结构上的匹配程度,控制错配带来的不利影响;成本收益匹配衡量保险公司是否具备持续盈利能力,防范利差损风险;现金流匹配衡量公司是否能够维持流动性充足,防范流动性风险。

  能力评估规则是从目标策略、组织架构、人员职责、工作流程、系统模型、绩效考核等方面提出监管规范,促进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工作形成有效的正反馈机制,也就是对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进行打分,制度的健全性和执行有效性权重占比各为50%。比如,规定组织架构应包括董事会、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秘书处四个层级,明确账户管理、程序流程、数据交互等方面应当满足的标准,规范了模型的最低输出功能,要求将制度健全性和遵循有效性情况纳入公司考核体系等。

  贾飙还介绍称,在监管制度正式运行后,保监会将根据管理能力和匹配状况将保险公司划分为A、B、C、D四大类,对于能力高、匹配好的A类公司,适当给予支持性的监管政策,对于能力较低或匹配较差的C类、D类公司,实施针对性的监管措施,逐步构建业务监管、资金运用监管和偿付能力监管协调联动的长效机制。

  龚兴峰表示,量化评估规则综合考虑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原则,在市场一致性的大方向上趋同。比如在期限匹配指标计算中,考虑了所有可计算现金流的资产,涵盖了目前会计分类为持有到期的资产。而与国际监管规则相比,又对各项指标和方法均制定了统一的标准,为行业提供了一整套可操作的资产负债管理量化指标。

  阳光保险集团副总裁彭吉海也表示,新规建立了行业统一的资产负债管理监管体系,涵盖能力评估与量化评估,从资产负债管理架构、流程工具,到各种监管指标、压力测试,以及评分方法都给出了明确定义。这将促使保险行业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使保险公司内部资产端和负债端相互协调,形成具体抓手。

  针对寿险公司的相关规则,英大泰和副总经理兼总精算师牛增亮做出了自己的解读: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要求寿险企业在充分考虑负债特征的基础上制定投资策略,使资产和负债在规模、期限、成本收益和现金流等方面实现合理匹配,并从公司治理、控制流程、模型工具和绩效考核等方面不断完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建设,将对寿险行业产生深刻影响。“从测试情况来看,一是评估结果符合行业资产负债管理建设初期的现状,由于能力评估规则对制度、流程、模型等均有硬性要求,行业整体测试得分偏低,说明行业资产负债管理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随着监管规则的运行,各公司普遍重视加强资产端与负债端的协调联动,预计总体得分将会逐步上升。”贾飙表示。

  险企应对

  在龚兴峰看来,量化规则明确要求保险公司根据期限结构匹配、成本收益匹配和现金流匹配结果计算评分,靠短期理财型产品聚集资金投资于长期高风险资产,这类激进行为将得到评分上的惩罚,而主销长期保障型产品并进行稳健审慎投资,则会得到评分上的优待,引导行业积极迈向回归保障本源的转型之路,避免行业片面追求利润而忽视风险敞口扩大。

  如何应对新的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是保险相关经营主体的重要课题。

  回归保险本源,既不偏向负债经营,又要防范“过度依赖投资”,资产负债“两个轮子”协调运转。在刘开俊看来,不同经营模式公司,应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刘开俊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对于资产端与负债端的职能部门间沟通较少,风险偏好、产品营销策略等不能及时传导到投资端的中小保险公司来说,应按照监管规则建立完善资产负债管理机制,加强资产负债管理联动;对于利润主要来源于承保利润,绝大部分资产为现金及流动性管理工具、传统固定收益类资产的外资寿险公司以及部分财险公司来说,加强资产负债联动,在控制成本前提下,适度提高风险偏好,少量增加高收益资产配置则是不错的选择。

  而对于盈利模式为资产驱动负债,负债期限短且成本高,投资主要集中在权益投资和另类投资等高风险资产的激进公司来说,应逐步纠正资产负债收益水平“双高”现象,回归市场正常水平,做好存量业务的流动性管理工作,限制超常规的发展。

  刘开俊还表示,可以预见,实施资产负债管理规则体系后,以资金优势、提高投资风险容忍度获取高收益的投资方式将大打折扣,从而迫使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资产负债管理约束下提高自身投资能力。“只有在投研体系与人才培养上下功夫,遵照市场规律投资决策,才能实现相对较好收益。”“目前的要求相对较高,中小公司面临着不小的压力,这也给一些咨询公司和资产负债管理系统供应商带来了机会”,一位中小险企投资业务负责人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未来险企对资产负债管理服务需求很大,而目前市场一套相关软件价格在几百万元以上,且多以进口为主。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