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核能产业加速布局 探索未来能源新图景[推荐]

2025-11-27 14:35:57690

电影《流浪地球》中,人类给地球安装上万座巨大的“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开启“流浪之旅”。这些发动机依靠的是核聚变产生的能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激发了人们对核聚变和“行星发动机”等核能应用的未来图景的向往。

中国核能产业加速布局

在安徽合肥,一个酷似“行星发动机”的装置正在建设中。这个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的目标是在地球上实现“用核聚变能点亮第一盏灯”。BEST被称为“人造太阳”,通过模拟太阳内部发光发热的过程,在地球上创造类似太阳内部的环境,实现核聚变反应并使其持续稳定运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所的研究员陈肇玺表示,上亿摄氏度的等离子体会在这个装置的中心产生,利用超导磁体产生的“磁笼”将其约束,确保安全运行。整个实验装置由数百万个零部件组成,总重量达6000吨,计划于2027年基本建成,并将在世界上首次演示聚变能发电,为商业化应用提供关键数据。

中国核能产业加速布局 探索未来能源新图景

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所工程师蔡其敏介绍,EAST(东方超环)装置在“十四五”期间突破了亿度千秒的大关,推动核聚变研究从基础实验转向工程化建设。国家已将核聚变能作为未来产业,带领聚变界布局相关产业链,推动聚变从原始基础研究向全面社会化领域平台发展。

中国核能产业加速布局 探索未来能源新图景

作为清洁能源,核能发电一直是我国探索的方向。“十四五”期间,我国第四代核电技术也取得突破。山东荣成的全球首座投入商业运营的第四代核电站已经累计安全稳定运行近万小时。电站的核心建筑是核岛,核反应堆就在里面。记者进入核岛内部后发现,测量仪显示辐射剂量为0,甚至比外界自然环境的辐射还要低。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运行部副主任张宜金解释说,他在这工作10多年,受到的辐射剂量相当于拍了一次X光。反应堆使用燃料球提供能量,每个反应堆有大约43万个这样的小球,能够承受162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目前,核岛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3.4%。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常重喜表示,“十五五”期间,他们争取将国产化率提高到百分之百,同时提升系统设备的可靠性。



(网站咨询与信息版权问题处理:wfxxw@foxmail.com)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