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记者走访多家药店看到,前来购买感冒发热咳嗽用药的顾客不在少数。网上购药数据显示,随着全国多地流感活动进入上升期,针对流感病毒的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销量上升明显,增长率均超过10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全国流感活动当前已进入较快上升阶段,预计流感活动未来还将进一步上升。

流感季期间,紧俏的药物如何才能用在“刀刃”上,达到避免感染、缩短病程的目的?怎样才是恰当用药,既避免盲目过量用药,又防范“病急乱用药”?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有感冒症状要先明确病原体
国家流感中心最新发布流感周报中的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仅有1株甲型H1N1亚型流感毒株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性降低,其余甲型H1N1、H3N2亚型和乙型流感毒株均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与此同时,所有甲型H1N1、H3N2亚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毒株均对聚合酶抑制剂敏感。
“奥司他韦就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其核心作用是抑制病毒的毒性。”河北省邯郸市人民医院院长、主任药师李楠解释,而玛巴洛沙韦进入体内后,可进一步形成聚合酶抑制剂,直接阻止病毒复制。国家流感中心的研究显示,这两种药物对当前的甲乙型流感均有效。
正因为如此,有的患者一有感冒症状就使用奥司他韦或玛巴洛沙韦,希望能够尽早阻断病毒的感染和复制。这样的做法正确吗?
(网站咨询与信息版权问题处理:wfxxw@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