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小米汽车单季盈利背后挑战 规模化盈利之路[推荐]

2025-11-20 22:31:28930

小米汽车单季盈利背后挑战 规模化盈利之路!小米汽车在短短六个季度内实现了盈利,这在充满争议和质疑的背景下显得尤为不易。2025年11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共交付新车超过10.8万台,平均每月交付3.6万台。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首次实现单季度经营盈利,本季度经营收益为人民币7亿元。

在业绩电话会上,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预计本周将提前完成年初制定的35万台年度交付目标。对于新势力车企而言,扭亏为盈并不容易,需要不断投入研发并获得市场认可。小米是第四家实现单季度盈利的新势力车企,前三位分别是理想、赛力斯和零跑。从2024年3月小米SU7正式上市到今年第三季度盈利,小米汽车业务仅用了六个季度就完成了从单季度亏损18亿元到盈利7亿元的转变。

小米汽车单季盈利背后挑战 规模化盈利之路

尽管近期频繁陷入争议,但从最新季报来看,小米依然是新势力中的佼佼者。第三季度,小米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总营收为290亿元,比上一季度增长36.4%。其中,汽车销售收入为283亿元,其他相关业务收入为7亿元,主要是售后服务及汽车金融服务收入。收入增加主要得益于产能提升带来的更多交付量。第三季度,小米汽车平均月交付量超过3.6万台,比第二季度每月多交付约9200台。

小米汽车单季盈利背后挑战 规模化盈利之路

支出方面,涉及研发、销售推广和行政部分的经营开支基本稳定,从59亿元上涨到67亿元;与销量相关的销售成本随交付量变化提升31.0%,总计支出为283亿元。交付量提升是小米汽车业务本季度实现扭亏的核心原因,这也符合汽车行业“规模化”的经营规律。通过销量提升覆盖研发、生产制造、营销等相对固定的支出环节。

小米汽车单季盈利背后挑战 规模化盈利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在车“越卖越多”的背景下,小米汽车的ASP(平均售价)还在继续上升,由上一季度的25.36万元小幅上涨至26.00万元。主要原因在于本季度小米YU7的上市交付。根据官方信息,小米YU7系列的售价比小米SU7系列高出一个级别,标准版起售价为25.25万元,最高配的Max版本32.99万元起,若添加所有选配后,单车售价可超过41.7万元。本季度小米YU7的交付大约占总交付量的40%左右,进一步提升了小米汽车的ASP。



(网站咨询与信息版权问题处理:wfxxw@foxmail.com)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