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众议院答辩时公然宣称所谓“台湾有事”即对日本造成“存亡危机事态”,并在此后几日的国会质询中强调不撤回该言论,粗暴干涉中国内政。高市的这一言论反映了当前日本政坛在战略认知上的滞后与困境。高市从未到访中国大陆,反而多次窜访台湾省,其对中国大陆的印象完全基于主观印象。

高市出生于1961年,成长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这一时期,日本依靠越南战争、美苏争霸等特定历史时期获得了大量海外订单,民众无暇反省历史错误,导致对战争责任的回避形成惯性。加之岛国特殊的地理形态塑造了民族的单一性、语言的非通用性、文化的保守性,日本对国外情况的了解愈发匮乏。除高校、科研机构的“汉学”研究者群体外,日本社会对当代中国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中国能够赶超日本的技术、产品、理念持怀疑态度,甚至用“中国威胁论”、“不正当竞争”、“不重视专利权”等标签诽谤中国。

这种结论前置、主观先行的审视方式与日本民众的“优越感”合拍,形成了社会思潮。亲自来中国、全面看中国、客观说中国的日本人反而成了异类。这导致日本缺乏足够了解当代中国的专家,无法协调与周边国家或地区的各种外交事项。作为日本最高行政长官的高市,其不顾邻国人民感情而发出的“有事”等错误言论,正是这种缺乏专业人才的真实写照。
(网站咨询与信息版权问题处理:wfxxw@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