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十五运会的比赛正如火如荼进行中。赛场上的奖牌争夺引发观众阵阵欢呼,赛场外的纪念背包“广州喜乐包”也引发了社交平台的关注。这份带有吉祥物图案的伴手礼,承载着广州这座城市的温度与创意。

回顾“广州喜乐包”的诞生历程,设计团队历经数十稿修改,直到开幕式前30天才最终定稿。这个背着故事与创意的“喜乐包”,究竟装着怎样的全运理念?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设计历程?

“广州喜乐包”是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为观众和运动员设计的纪念礼包,因其造型独特、内含广州特色食品,在开幕式后迅速受到关注。开幕式副总导演黄沛凌介绍,“喜乐包”的“喜”和“乐”源自十五运会吉祥物的名字“喜洋洋”“乐融融”。
“广州喜乐包”分为四款,其中一款为运动员专属包,内部配置贴合赛事需求的食品与用品,和观众包有显著区别;另外三款区别在于吉祥物“喜洋洋”和“乐融融”的图案,以盲盒形式推出,五万多名现场观众都收获了拆盲盒的惊喜。主设计师曾振伟表示,用大众美学的时尚角度去做思考。“喜乐包”的可爱之处在于强化了“脸谱化”的眼部设计,灵动鲜活的视觉呈现让包包仿佛有了“表情”。
包上有吉祥物,包里有什么?黄沛凌介绍,由于观众从集合入场至开幕式正式开始有一段较长的等候时间,主办方在“广州喜乐包”中放置面包、饮用水、一次性湿巾、小扇子、垃圾袋等物品。他们希望这不仅是一份环保礼物,也能成为一份长久陪伴的心意。因此,采用新型防雨材料制作,能从容应对不同天气状况;其翻盖折叠背包造型突破了传统背包使用模式,可扩容的特性增强了实用性。
曾振伟认为,这个包最大的特点不仅是小孩喜欢的形象,而是老、中、少皆宜。从色彩到质感,再到包本身的形态,它都可以成为一个“弄潮”的商品。这款实用又亮眼的“喜乐包”,直到开幕式前30天左右才最终确定设计稿。设计过程中,团队多次推翻方案,只为打造出能真正代表广州特色、契合赛事精神的作品。
黄沛凌希望观众接过“广州喜乐包”时,感受到的不仅是广州的特色与温度,更有一份长久陪伴的心意。目前很多网友留言表示非常喜欢“喜乐包”,黄沛凌也在和特许经营单位沟通如何推出市场,让它作为“广州礼物”永久留存在广州。
(网站咨询与信息版权问题处理:wfxxw@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