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绾青丝着唐装、走进书中美景……传统文化生动“破圈”撬动消费澎湃活力

2025-11-06 20:56:15940

央视网消息:深秋时节,不少人外出旅游,欣赏秋景,各地文旅消费迎来一波新热潮。不少地方通过打造沉浸式主题乐园,挖掘名画中的场景和文化内涵,将演艺、场景、互动体验相融合,增强景区的沉浸感与文化感染力,建设新型文旅消费聚集区。

时值秋深霜浓,西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却仍“春意盎然”。经过改造后的街区焕新场景,以唐代名画《虢国夫人游春图》《簪花仕女图》为灵感,将盛唐的春日盛景从画卷中唤醒。立体式“唐苑春韶·仕女游芳”主题美陈亮相,曲水蜿蜒、小桥静立,再现唐代园林风景。

在花萼相辉楼,融合盛唐器乐与唐风舞蹈的《唐宫乐舞》正在上演。《大唐燕乐》全新创排秋季套曲,引得游客纷纷驻足拍照。

沉浸式场景带动了餐饮、汉服等业态的发展。据悉,来到街区的游客换装率(汉服)已到达七成以上。开业三年来,周边新增汉服店500余家,汉服租赁、妆造服务、专业跟拍等业态持续火热,形成独具特色的“汉服经济”生态圈。

跟着文学去旅行:从老舍到史铁生 漫步作家笔下的北京金秋

在老舍、史铁生等文学家笔下,北京的秋天是最好的季节,色彩斑斓、物产丰饶,有着独特的意境和气质。眼下,在北京,很多市民游客就跟随文学作品里的描述,去探访“北京的秋天”。

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老舍对故乡秋天的赞美毫无保留,充满市井的活力与物质的丰盈。“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通过日常场景如赏菊、胡同吆喝声等,展现市民生活与自然景致的交融。

在老舍故居“丹柿小院”和老舍作品中的小杨家胡同,金黄的银杏叶、火红的柿子和古朴的胡同、四合院相映成趣,让老舍笔下的秋天生动立体地呈现,吸引无数游客前来纷纷参观打卡。

另一位当代作家史铁生对北京秋天的书写则呈现出更多个性化特征。他在《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中记录了他感受到的秋日静美,“大树下,破碎的阳光星星点点,风把遍地的小灯笼吹得滚动,仿佛暗哑地响着无数小铃铛”。

秋季的北京就像文学家笔下的描写一样五彩缤纷。各处的彩叶树种尽展风姿,银杏、白蜡、枫树、黄栌等树种随着气温降低变色。嫩黄、橙红与金黄交织的叶片层层叠叠,阳光透过枝丫洒下,空气里裹着暖融融的秋意,美丽的秋景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

随着城市景观的变化,文学中的北京秋天已经历了从田园牧歌到都市交响的转型,而季节本身所承载的文化记忆与情感依然在延续。



(网站咨询与信息版权问题处理:wfxxw@foxmail.com)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浪浪山到底在哪儿 传统文化与创新的碰撞[推荐]
8月11日中午11时,上海出品的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突破5.74亿元,超过《大鱼海棠》的5.73亿元,成为中国影史上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

0评论2025-08-1569

这个暑假沉浸式感受非遗的魅力 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推荐]
暑期期间,各地依托非遗场馆和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内,源自隋唐时期的西安鼓乐以其典雅、古朴的演奏吸引了许多孩子前来观看

0评论2025-08-07100

今年首个“蛇年蛇月蛇日蛇时”来了 传统文化的独特时刻[推荐]
4月30日9至11时,将迎来本年度首个“蛇年蛇月蛇日蛇时”。今年共会出现3次这样的现象,这是基于我国传统干支和生肖纪法标记年、月、日、时而形成的。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0评论2025-04-2842

福建解锁文旅经济新增长极 数字技术激活传统文化IP[推荐]
游客体验簪花围,泉州融媒体中心提供了相关图片。从簪花围火遍全网的泉州蟳埔村,到虚实交融的武夷山VR茶旅;从非遗漆艺的数字化重生,到游戏科技赋能的文旅爆款,福建正以“数字+”为支点,撬动文旅经济万亿级未来

0评论2025-04-2088

清明不只踏青 解锁非遗新玩法 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推荐]
清明假期里,不少地方通过丰富的民俗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游客们穿汉服、簪柳枝、写追思,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各地也推出了多种踏青新玩法和旅游新动向。在河南开封府府门广场,彩旗飘扬,一场宋代“穿越”剧精彩上演,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观看

0评论2025-04-0580

北京这座地铁站获外交部点赞 传统文化闪耀地下空间[推荐]
近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主题为“中国最美地铁站”的视频,向全球推荐了中国的13座地铁站,并邀请外国游客来中国参观。北京轨道交通19号线平安里站也在推荐之列。该站将中国传统文化如灯会和皮影戏等元素融入地铁站厅设计中

0评论2025-03-1893

政协委员、抖音精选作者“意公子”:数字技术是讲好传统文化的新工具
当中华五千年文明遇到短视频,传统文化传播插上了新的翅膀。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抖音精选作者@意公子(吴敏婕)接受新华社等媒体采访,分享了通过短视频平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经验。她认为,数字技术是讲好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工具;数字技术可以让文化“活”得更精彩,文化可以让数字技术“走”得更

0评论2025-03-1411

当太乙真人遇上太乙假人 传统文化的完美碰撞[推荐]
当“太乙真人”遇上“太乙假人”,一句“你打我撒 你打我撒”让新疆伊宁社火表演中的朱启璋迅速走红。这位身披道袍、手执拂尘的表演者是伊宁市重庆路街道办事处中杰社区主任,也是社火演员

0评论2025-02-1899

首个非遗春节假期盘点 传统文化游成新热点[推荐]
春节正式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以及除夕首次被纳入法定假日,极大地激发了大众的出游热情。今年春节期间,多地景区门票售罄或实行限流措施,多个博物馆门票约满,旅游市场异常繁忙

0评论2025-02-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