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白海豚母子双亡目击者发声!2025年10月26日,广东湛江硇洲岛谭北湾的平静被打破。一只成年中华白海豚的尸体被海浪推上沙滩,腹中幼豚露出大半,却未能来到这个世界。母子双亡,无外伤,初步判断为难产。这一幕令人心碎,迅速引发关注。中华白海豚,这个被称为“海上大熊猫”的物种,又一次以悲剧方式进入公众视野。

人们不仅惋惜两条生命的逝去,更对濒危物种的生存状态感到忧虑。中华白海豚全球仅存约4000至5000头,每一只的死亡都意味着种群延续的沉重代价。这次难产事件表面是个体悲剧,实则折射出整个河口生态系统面临的深层危机。

中华白海豚之所以被称为“海上大熊猫”,不仅因其稀有,还因其生态地位特殊。它是中国唯一以“中华”命名的海洋哺乳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典型的“旗舰物种”。外形独特、公众认知度高,能有效唤起保护意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伞护种”:保护它等于保护了它所栖息的整片水域生态。

它们偏爱亚热带河口的咸淡水交汇区,对环境极为敏感。水质稍差、噪音稍大、食物稍缺,都会影响其生存。它们不轻易迁徙,往往终生定居一地,因此种群健康直接反映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珠江口、雷州湾等主要栖息地既是白海豚的家园,也是人类经济活动最密集的区域,冲突不可避免。
(网站咨询与信息版权问题处理:wfxxw@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