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蔚来创始人李斌被车主质问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这段视频来自蔚来用户面对面活动上,一位苏州老车主对李斌进行了长达数分钟的严厉批评,现场气氛颇为尴尬。
车主表达了多个不满:一代车的8155座舱一年内没有有效更新;二代车辅助驾驶领航换电功能迟迟未交付;推荐他人购车后不久就降价;软件系统开发一代抛弃一代;车辆保值率甚至不如已经倒闭的品牌高合。面对这些指责,李斌耐心回应称,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更新频繁,半年到一年就要更新一次,两年就算慢了;老车型硬件很快达到上限,但安全性更新和必要功能维护仍会进行;资源会更多倾斜给用户基数更大、更新的车型。
虽然李斌的态度诚恳,但这并不能完全弥补用户的实际利益损失。这不仅是蔚来面临的问题,也是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的困境。当前汽车正从耐用消费品向电子消费品转变,传统用户期望5至8年的资产保值与智能电车1至2年的迭代周期存在严重错位,形成了行业性的价值断层。如何平衡老用户权益与企业生存发展,成为车企必须面对的挑战,也需要消费者认知的适应。
蔚来的困境更为突出,因为它一直试图打造一个高端品牌,并坚持“用户至上”。例如,NIO House、用户信托委员会以及由用户投票决定NIO Day举办地等措施,构建了一种情感共同体。这种高成本运营模式难以持续,蔚来自2018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已超千亿元。
面对技术和用户权益的冲突,李斌不得不作出艰难的选择。2025年7月,蔚来取消了部分首任车主的“终身免费换电”和“终身质保”权益。当企业面临生存危机时,纯粹基于情感的品牌连接变得脆弱。蔚来开始调整策略,推出更具适应性和针对性的产品。8月份,蔚来交付新车31,305台,同比增长55.2%,创下历史新高,超越了理想。子品牌乐道功不可没,但也因为更低的价格和更多的权益而受到质疑。
(网站咨询与信息版权问题处理:wfxxw@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