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期间,暴雨、洪涝、山洪、台风和地质灾害频发。面对这些风险预警,民众需要了解如何识别预警信号并采取相应措施。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徐珺在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的汛期安全知识发布会上对此进行了详细解答。她介绍,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由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发布,涵盖暴雨、台风、强对流等多种灾害类型。根据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预警信号分为蓝、黄、橙、红四级,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的程度。此外,气象部门还会与水利或自然资源部门联合发布山洪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对于如何识别预警信号,徐珺表示,收到蓝色预警时应提前做好防御准备工作;黄色预警时除了做好应急准备外还需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橙色和红色预警则意味着要积极进行应急工作和防灾抗灾抢险。具体防范措施包括听从应急指挥,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区,避免在降雨集中期或之后一段时间前往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远离地势低洼地带和河道地区,城市内涝时要避开断裂的电线和排水管道等。她强调,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些防范提示,及时采取相关措施。
(网站咨询与信息版权问题处理:wfxxw@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