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看那些看似平常却暗藏风险的“晒物”。火车票、飞机票、登机牌、车牌等,这些小小的票据和标识,上面往往承载着我们的个人信息。当我们在朋友圈兴奋地晒出自己的旅途足迹时,或许没有意识到,不法分子正利用高科技手段,如图像识别技术,轻松窃取这些信息。一旦个人隐私泄露,我们可能会遭遇骚扰电话、诈骗信息等困扰,甚至可能面临更严重的安全威胁。就像曾经有位旅行爱好者,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的多张机票,结果不久后就接到了自称航空公司客服的诈骗电话,差点遭受财产损失。

发朋友圈这些照片可别晒
证件类信息更是隐私的重中之重。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结婚证等,这些证件包含了我们最核心的个人隐私。一旦被不法分子获取,他们可能会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身份盗用、办理非法业务等违法活动。曾经有新闻报道,一位女士不小心在朋友圈露出了身份证的部分信息,结果被不法分子利用,办理了多张信用卡并进行透支消费,给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信用危机。
银行卡号和密码,这无疑是个人财产的“钥匙”。如果在朋友圈晒出带有银行卡号和卡片其他信息的照片,就如同将自己的家门钥匙随意丢弃在路边,不法分子很容易就能盗用我们的银行卡,造成财产损失。曾经有一位年轻人,为了炫耀自己的新银行卡,在朋友圈晒出了银行卡的正面照片,结果不久后卡内的资金就被盗刷一空。
位置信息也是一大隐患。尽量不发定位位置、实时位置和带有位置信息的照片等,这是保护个人住址安全的重要原则。一旦暴露了真实个人住址,我们可能会面临入室盗窃、骚扰等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女士经常在朋友圈晒出自己在家中的照片,并且不经意间透露了小区名称和楼号等信息,结果不久后就有陌生人敲门,让她惊恐不已。

发朋友圈这些照片可别晒
完整的开箱视频,看似只是记录了收到礼物的喜悦过程,但却可能会透露快递单上的个人信息。不法分子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获取我们的收货地址、联系方式等,进而实施诈骗或其他违法活动。曾经有位网购达人,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的开箱视频,结果不久后就收到了自称快递公司的诈骗电话,对方准确说出了她的收货信息,让她差点上当受骗。
老人和孩子的信息更需要我们小心呵护。避免发布老人和孩子的照片及姓名,以防不法分子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违法活动,如拐卖儿童、诈骗老人等。曾经有个人贩子,通过在朋友圈收集到的儿童照片和信息,成功诱骗了一名儿童,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除了个人隐私,他人的隐私信息同样不容侵犯。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将他人的隐私信息发布到朋友圈,不仅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还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当事人有权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的权益,我们可能会因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发朋友圈这些照片可别晒
此外,未经证实的信息也不能随意在朋友圈传播。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谣言层出不穷。如果我们轻易相信并发布未经证实的信息,就可能成为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扰乱社会秩序,给他人带来伤害。曾经有一则关于某地发生疫情的谣言在朋友圈广泛传播,引起了社会的恐慌,后来经过证实是虚假信息,传播者也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那么,如何守护我们的隐私边界呢?其实,只需完成以下三步设置,就能让陌生人无处窥探。建议在“添加我的方式”中,关闭“可通过手机号搜索到我”,这样可以减少陌生人通过手机号找到我们的机会;在“朋友圈权限”选项中,关闭“允许陌生人查看十条朋友圈”,避免陌生人获取我们的朋友圈信息;对于“附近的人”的功能,可定位你的位置,建议点击“设置 - 通用 - 功能 - 附近的人”,选择“清空并停用”,防止位置信息泄露。
暑期的朋友圈“晒”风,本应是分享快乐、传递美好的平台,但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兴奋而忽视了隐私安全。让我们在享受社交乐趣的同时,时刻保持警惕,筑牢隐私防线,让朋友圈真正成为一个安全、温馨的交流空间。最后,不妨将这份隐私保护的意识转到群里,互相提个醒,让更多的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