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下旬,我国北方多地开启了多雨模式,河北、内蒙古等地出现破纪录的大暴雨或特大暴雨。7月23日以来,北方多地持续遭受强降水影响,其中内蒙古、河北北部、北京及太行山前区域成为强降水核心区。
7月24日9时至25日8时,河北省保定市易县24小时降水量达362.6毫米,县城部分路段积水严重。7月25日,内蒙古、河北等地的强降水天气继续,河北张家口、保定以及内蒙古呼和浩特、乌兰察布、锡林郭勒、赤峰、通辽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雨,河北张家口康保和保定阜平出现特大暴雨,降水量在269毫米至375毫米之间。
7月26日8时至27日8时,受降雨影响,北京、河北、内蒙古、山西、甘肃、福建、云南等地16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最大超警幅度为3.48米。本轮降水过程中,我国北方共有19个国家气象站打破同期历史月极值,其中13个站点刷新历史极值。陕西北部、内蒙古、河北北部、北京等地累计降水量普遍超过100毫米,石家庄北部、保定西部等区域累计降水量突破400毫米,充分体现了此次过程的极端性。
预计未来几天,主雨带位置将略向东、向南方向移动,但整体态势仍将集中在华北受影响区域。夜间至次日早晨时段,受低空急流加强和云顶辐射降温等因素影响,强降水趋势更为突出,需重点加强防范。
此次华北暴雨成因复杂多样。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表示,夏季风充足的水汽输送为降雨提供了必要的水汽条件。副热带高压的西北侧热量充足,有利于不稳定大气层结形成,进而导致强对流暴雨的发生。西风带冷空气的影响下,冷暖交汇与暖区对流共同加剧了降水的强度、扩大了降水范围。此外,太行山等山脉的地形抬升作用提高了水汽上升冷凝成雨的效率,甚至触发强对流积雨云,加剧了局地降水的极端性。
(网站咨询与信息版权问题处理:wfxxw@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