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张晓玲。作为一名职业律师,我曾坚信“连续10年体检”是健康的保障——直到现实给了我沉重的一击:爱康国宾十年体检报告从未提示任何患癌风险,2024年我却被确诊为癌症晚期;转至北大医疗康复医院做针对性体检,依然没能得到有效预警。从“体检正常”到“癌症晚期、终身残疾”,这场157天的生死煎熬不仅让我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更揭示了“走过场”式体检的问题。今天,我必须说出这段经历:不为宣泄痛苦,只为让更多人警惕“假体检”埋下的生命隐患。
2013年至2023年,我连续10年选择爱康国宾进行体检。十年间,每一份体检报告都写着“未见异常”,从未提示过任何癌症相关风险。然而,2024年,一张“肾癌”诊断书彻底击碎了我的侥幸心理。2024年10月,我出现腰腿疼痛的症状,特意换了北大医疗康复医院(北大医疗体系三甲医院)做体检。预约时我反复叮嘱医师:“一定要重点查腰部,我疼了很久。”最终的体检报告里,腰部仅标注“右肾囊肿,可见一般低回声,建议至医院进一步检查”,脊柱栏则写着“未见异常”;“肿瘤标志物”数值被判定为“正常范围”,医护人员甚至明确告知“无需处理”。
谁能想到,体检结束仅几天,我就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泌尿外科被确诊为“肾癌”,并在11月紧急做了右肾切除手术。原以为术后能迎来转机,但2025年1月再次遭受重击:其他医院确诊“肾癌骨转移至腰椎”,已是骨癌四期(晚期)。癌细胞压迫神经使我无法站立,随时可能瘫痪,后续“置骨”治疗也没能挽回——如今的我,不仅落下终身残疾,生命还在时刻受到威胁。
这场157天的生死拉锯,让我下定决心要个真相。7月4日,我向爱康国宾发出律师函(已确认签收),要求5日内提供我十年体检的血液检测标本、原始数据、技术合法性证明及检验人员资质。作为专业体检机构,这些最基本的信息理应给患者一个交代。
(网站咨询与信息版权问题处理:wfxxw@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