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的一个傍晚,莉莉在上海青浦山姆地下二层把车停在最靠近电梯的车位。她推着大号购物车,像往常一样先绕到冰柜,再直奔零食区。她的卓越会员卡已经续费到第三年,习惯了“闭眼买”,因为“山姆不会出错”。逛到货架上堆积如山的好丽友派前,她却突然停下脚步。蓝黄相间的价签上标着49.9元——这个常见品牌是她第一次在山姆看到。就在莉莉感到困惑的那几天,社交媒体上已经炸开了锅。7月15日,山姆会员店因上架好丽友派、卫龙辣条等大众超市常见商品,引发了众多会员的不满甚至愤怒。
会员们的质疑在于,山姆的选品策略是否从“独家”转向“大众化”。作为紧急公关措施,争议最大的低糖好丽友派在7月15日晚从山姆App消失,但会员们并不买账。在商品下架前,这款号称“减糖健康”的派已收获300多条差评,有消费者愤怒留言:“宣传减糖,结果甜到齁嗓子。”
逛山姆、开市客这类会员制仓储超市已成为新中产群体的生活方式。人们愿意每年支付不菲的会员费,图的是“别处没有”的惊喜好物。如今,这些惊喜成了楼下货架同款,好丽友、卫龙排排站,让人犹豫是否继续续费。
老会员艾奇的感受最为直接。她在山姆App里翻了又翻,发现常买的太阳饼、低糖蛋黄酥早已没了踪影。“当了5年卓越卡会员,感觉现在的山姆,有点陌生了。”那些曾经让她抢破头的爆款一批批地下架,取而代之的却是便利店随手可买的品牌,让她心里愈发不是滋味。
尽管引发争议的几款商品其实是山姆的“特供款”,其他地方买不到,比如争议最大的低糖好丽友派,号称减糖80%、加浓30%可可、0反式脂肪,符合山姆“严选零食”的门槛。但问题的根源在于:花了几百元办卡,面对这些品牌,却觉得“不山姆”了。
(网站咨询与信息版权问题处理:wfxxw@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