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在北京举行。在这次博览会上,浙江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与全球AI芯片巨头英伟达的创始人兼CEO黄仁勋进行了一场“炉边对话”,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两位东西方科技界的领军人物十多年前首次在北京中关村见面,而王坚上次见到黄仁勋还是很久之前在洛杉矶。此次重逢,两人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前景。
黄仁勋表示,我们正接近一个AI能够解决大多数认知任务并比大多数人更好完成的时代。2012年技术大爆炸后,深度学习成为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超越了许多科学家的能力。从那时起,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技术不断迭代,生成式AI也应运而生,可以将一种模态翻译成另一种模态,如从英语翻译成中文或图片。现在AI不仅能理解问题还能解决问题,这是推理AI。下一波浪潮将是物理AI,所有能力都将融入物理世界,例如机器人。
王坚一直关注开源,并在对话中向黄仁勋提出了对开源的看法。他认为,在人工智能和数据时代,开源不应仅限于开放源代码,还应包括开放资源。黄仁勋回应称,开源不仅仅是开放研究,还要开放工程。通过汇集所有资源,每个人都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造福整个生态系统。
黄仁勋提到,许多AI项目都是开源的,出现了大量论文。中国研究学者发表的AI研究论文在全球占比最高,大家在开源方面协同合作,共同推动行业发展。他强调,具有AI功能的计算机是最有力的平等器,能让世界变得更加平等。因此,无论是农民、老年人还是不懂电脑的人都必须尽快用上AI。他还建议年轻人继续学习数学、推理和逻辑,并编写计算机编程。
黄仁勋开玩笑说,他嫉妒年轻一代,因为他们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原住民,可以与AI一起成长。王坚则以杭州人的身份邀请黄仁勋访问杭州,称DeepSeek和通义千问都来自这座城市。黄仁勋表示一定会去杭州,并赞誉杭州为中国的硅谷。王坚则表示,杭州将成为世界的创新中心。
这场对话不仅是业界大佬的交流,也是在全球AI竞争与合作格局演变的关键时期的重要探讨。现代人工智能的发展高度依赖强大算力和高效云平台,黄仁勋代表算力供应的领导者,而王坚则是中国云平台建设和国家AI战略的重要推手。他们的思想碰撞可能为未来全球AI产业链的合作与竞争提供有价值的洞察。
(网站咨询与信息版权问题处理:wfxxw@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