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今年夏天的高温比预期来得更早。6月,法国巴黎气温达到42.3摄氏度,打破了1947年的纪录;埃菲尔铁塔因热胀冷缩向西倾斜了20厘米。南欧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也经历了超过43摄氏度的高温。在北美,美国凤凰城机场跑道因高温而破裂。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6月是全球有记录以来第三热的6月,平均地表气温为16.46摄氏度,比1991~2020年的6月平均气温高出0.47摄氏度。欧洲大陆在6月中下旬至7月初经历了两次显著的热浪。
世界气象组织预警,2025年至2029年间,有80%的概率出现最暖年份,全球升温超过工业化前水平1.5摄氏度的概率达86%,这对全球气候变化将产生深远影响。
虽然北半球刚刚进入7月,但多地已感受到滚滚热浪。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显示,欧洲极端高温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正在持续增加。到2050年,约半数欧洲人口可能在夏季面临高热或极高热应激风险,尤其是南欧地区。
自1950年以来,欧洲三分之二以上的极端高温天气出现在2000年之后。欧洲大部分地区不仅日间的高温天数增多,“热带夜”的数量也在增加。所谓“热带夜”是指夜间平均气温保持在25摄氏度以上。6月,地中海沿岸地区出现了10~15个“热带夜”,增加了与高温相关的健康风险。
世界气象组织认为,此次北半球遭遇的热浪与持续的高压系统“热穹顶”有关。“热穹顶”是指暖空气被困于地表附近,造成持续炎热、晴朗且干燥的天气。近年来越来越显著的全球变暖趋势进一步放大了“热穹顶”效应。
(网站咨询与信息版权问题处理:wfxxw@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