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文化中国行·诗意节令|立冬:岁暮轻寒 万物归藏

2024-11-08110

新华社上海11月7日电 题:立冬:岁暮轻寒 万物归藏

新华社记者杨金志、郭慕清

“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宋代陆游的《初冬》一诗写道。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这之后,草木凋零,燕雀噤声,寒意四起,万物活动趋向休止。

很多人对初冬情有独钟。或者因为冬蕴含着希望:水冰地冻、万物归“藏”之时,也是养精蓄锐之时,等待春暖花开;或者因为冬的“静”,平时那些被忽略的声音——炉火的噼啪声、寒风的轻吟,都格外真实……

古人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说的是,立冬时,水面上会凝结一层薄薄的冰霜,土地也开始冻结,野鸡一类的大鸟已难得一见。由于野鸡的羽毛颜色与大蛤的花纹相似,古人认为它们在立冬后化身成了大蛤。

立冬时节,各地有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比如,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祈求来年是丰年;还有“补冬”,北方有“立冬补冬,补嘴空”的谚语,人们习惯在立冬这天吃饺子,因为饺子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此外,还有酿黄酒、吃生葱等。

立冬,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节气。当寒意随风起、木叶半青黄时,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还可以体会到古人诗词中的那份情感与哲思。

唐代诗人元稹的《咏廿四气诗·立冬十月节》这样写道:“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田种收藏了,衣裘制造看。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

这首诗通过霜降、轻冰、蟾影、雁行等自然元素,展现了立冬时节的气候变化和物候特征;还提到收藏庄稼、制作衣裘等立冬时节的活动以及野鸡化为蜃的传说,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想象。

当寒风把秋的深情藏于大地,看到草木枯萎、老去,宋代诗人紫金霜曾作过一首小诗,颇具意趣和深意。

诗曰:“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在寒冷的冬日里,诗人通过读书、吟咏梅花和雪景,以及借用小火炉取暖,表达了对诗意生活的向往和对冬日美景的热爱。

立冬时节,没有了莲叶田田的生机勃勃,但残荷听风也是一种美——枯败蜕化成清冷的风骨,在初冬水面的无意雕琢,成了一处风景。人生亦是如此。在饱经风霜后愈加坚毅温厚,在无人问津处不改初心,必能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北京明天6时20分立冬,昨夜最低气温跌至冰点!昼夜温差大注意保暖
北京市气象台11月5日14时发布天气预报,今天下午北京晴朗,北转南风二三级,最高气温15℃;夜间晴间多云,南转北风一二级,最低气温0℃。天空晴朗,风力不大,适宜户外活动。昼夜温差较大,早晚体感较冷,需及时增添衣物以防感冒

0评论2024-11-0613

小狗被撞断脊柱同伴不离不弃 志愿者送医取名“立冬”
11月8日,辽宁大连,一只小狗过马路被撞断脊柱,想躲进绿化带,但爬不上去。

0评论2023-11-1067

今年立冬不一般,牢记民间“4大忌”遵循老规矩家人健康入冬
今年立冬不一般,牢记民间“4大忌”,遵循老规矩,家人健康入冬11月8日立冬,即将迎来立冬。立冬就意味着,冬天彻底到来了,天气也会一天比一天严寒。

0评论2023-11-0761

这是要抓高启强了吗?杨健高启强赵立冬一串被“拎”!
随着安欣正式加入指导组,高启强的好日子已经朝不保夕,而手下打手唐小龙被指导组盯上,最终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安欣带人成功抓捕唐小龙。

0评论2023-02-0115

立冬时节北方大部跨入冬季 这些地方降温最猛
“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今天(11月7日)我国进入立冬节气,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寒冷冬季的开始。中国天气网通过盘点气象大数据发现,立冬节气是一年中寒潮过程最多、气温下降速度最快的节气,立冬后入冬进程加速,冬季前沿将跨越秦岭淮河。立冬后入冬进程加速 冬季版图占据我国半壁江

0评论2022-11-0857

立冬逢寒潮 戳全国入冬进程图 看看哪些地方“一夜入冬”!
今天(11月7日),我国各地进入立冬节气,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要进入寒冷的冬季了。

0评论2021-11-0862

立冬饺子,热气腾腾!芙蓉里社区(西区)解封现场
今天,海淀区芙蓉里社区(西区)最后一轮核酸检测结果出炉,结果显示全部为阴性。按照市、区疾控专家组意见,2021年11月7日晚上八点,芙蓉里小区(西区)除6号楼继续实行封控管理外,其他楼正式宣布解封,小区居民实施7日健康监测管理

0评论2021-11-0855

7日12时59分“立冬”:秋将归去冬又至,寒色不遮万山翠
新华社天津11月5日电(记者周润健)“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2021年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1月7日12时59分将迎来“立冬”节气。此时节,黄花带露,细雨生寒,残枝枯树,红叶满阶,秋意虽未尽消,寒风凛然而至。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说,“立冬”是二

0评论2021-11-0641

“立冬”的正确打开方式:除了吃饺子还要做些啥?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8日电(记者 上官云)“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最近,不断下降的气温在提醒着人们,秋天将要过去,冬天快要来了。

0评论2019-11-095

北方地区雨雪降温中迎立冬 多地开启供暖季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8日电(郎朗)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对于北方地区的民众来说,季节转换的感觉正越发明显。根据气象预报,未来几天,受冷空气影响,北方大部地区将出现雨雪降温天气,西北部分地区还将伴有沙尘。

0评论2019-11-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