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专家:债务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更多在地方层面【微发信息网】
财经资讯
财政部专家:债务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更多在地方层面
2013-12-30  浏览:3
  【导读】国家审计署公布最新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全国政府性债务总体可控。经济之声评论:健全债务管理机制,保证政府性债务总体可控。

  央广网财经北京12月30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国家审计署一个小时之前公布了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6988.65 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9256.49 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66504.56亿元。

  其中,中央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98129.48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600.72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23110.84亿元。

  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08859.17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6655.77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43393.72亿元。

  审计署公告表示,与一些国家的政府债务主要用于消费性支出不同,我国的政府性债务主要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条件改善相关的项目建设,大多有相应的资产和收入作为偿债保障。截至2012 年底全国政府性债务的总负债率为 39.43%, 低于国际通常使用的 60%的负债率控制标准参考值。

  结合各项指标考量,全国政府性债务各项风险指标均处于国际通常使用的控制标准参考值范围内,风险总体可控。但有的地方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在审计中,国家审计署发现,政府性债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增长较快;(二)部分地方和行业债务负担较重;(三)地方政府性债务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程度较高。(四)部分地方和单位违规融资、违规使用政府性债务资金 。

  审计机关已向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建议:一是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健全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健全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责任制,严肃责任追究。三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稳步推进投融资、财税等体制机制改革。四是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妥善处理存量债务,防范债务风险。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对此评论。

  关于该如何来客观地看待最新发布的审计公告中的数据,刘尚希认为,一方面从整体来判断,从审计署公布的数据来看,总体上应当说是可控的,所以不会说发生系统性的债务风险,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但同时也要看到这是一个全国各个地方,也包括各级政府债务的情况,从各级政府债务情况上看,它可能情况是不一样,再从各个地方情况来看也是不一样。从中央以地方来看,中央的债务相对来说可控度更高,但是地方的债务对于审计署的公告里面说的增长的比较快,也存在融资方面不太规模的地方,所以债务的风险应当更多的是在地方的层面,所以债务风险在防控机制的建设也应该放在地方层面,所以总体可控,但是也不要掉以轻心,不要觉得万事大吉,一看这些比较数据和国外一看好像我们低的多了,在这个方面不要掉以轻心,还是要加强警醒,防患于未然。

  在整体可控这样一个大的前提下,同时也要防范的是有的地方是不是也可能会爆发一些债务的危机?刘尚希表示认同,在一些地方来看这个情况比较复杂,像东中西各个地方发展也不平衡,像各个地方举债的情况也不一样,更重要的是在这些举债之间的实验到底用在哪些方面,实际上也是不一样的,还有各个地方债务风险防空的能力、管理的水平也存在明显的差别、差距,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对举债比较多的,管理相对薄弱的这种地方要加快进程,重点的进行监控。

  审计署公告表示,我国的政府性债务主要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条件改善相关的项目建设,大多有相应的资产和收入作为偿债保障。其中,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高过中央政府。该如何来解读这些数据,现在的这种政府债务的结构是如何形成的?债务和GDP总量之间的关系如何?对此,刘尚希表示,这种债务结构形成与我们当前经济建设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是紧密相关联的,地方债务为什么增长这么快,很重要一个方面就是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镇化要有城市建设,城市基础设施,这些方面仅仅靠预算的那点钱仅仅不够的,毫无疑问是需要融资的,那么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实际上也占到了地方债务的快速增长,这是一点。实际上这些债务它的存量还要考虑到一个大的背景,就是2008年以来我们实现刺激经济的政策,那个时候地方建立了很多投融资的平台,地方也是实行了很多的债务,审计署上一次在2011年的时候做了一个审计,在这个基础上面实际上形成了我们债务存量不断的累积,这是一个大的背景,同时也看到各个地方它这种发展的不平衡的情况。

  刘尚希还指出,债务和GDP关系就是一个负债率,负债率是国际通用的指标,负债率一般是60%为界,高于60%意味着风险已经很大了,如果低于60%风险是可控的,像审计署公布的数据来看,我们虽然还不到40%,所以这个风险是可控的。那么这个债务和GDP之间它实际上是互动的关系,如果说借的这些债有效的得到使用,并且运用到社会基础设施,那么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经济的增长就为债务的偿还提供财力的来源,所以它是一种互动的,互动的关键债务使用的怎么样?如果债务使的好的话是良性的互动,如果债务用的不好,比如说大方向上是搞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别变成豆腐渣工程,没有达到实际的效果。所以,在工作的时候钱花了,但是工作没有建起来,这个不能形成有效形成运输的能力,这样一来就变成了非良性的互动,可能就造成债务的负担,到头就造成对经济的拖累。

  债务的支出跟经济的增长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但是像您所说的这次审计署的公告中提示了4类目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背景是什么?面对这些问题,该如何来化解?

  对此,刘尚希分析,这些问题要从体制机制的改革入手,有规范化的一套东西来去约束各级政府举债的行为。整体来说中央债务应当说是比较规则的,但是地方债务很多地方是没有办法的,这样一来各个地方举债,它就没有规范的情况下容易乱举债,乱举债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债务风险加大,有可能现在借了这么多钱,将来还不上,就变成债务危机,对一个地方来说可能形成对经济的拖累。另外从制度建设方面来讲,最重要的一个就是首先对债务的来龙去脉要透明,全过程的透明,所以要借债,借债干什么都要说清楚,借这个债怎么去借,以什么方式去借也要说清楚,再一个这个债借多长时间,以后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偿还,保证在哪,这个也得要说清楚,还有谁来负责这个事,是哪个部门来负责借这个钱还债,只有这样有全过程,全方位的透明,这个债务的风险责任才能真正的落实,相对有效的去约束地方盲目借债的成功。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