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正能量转变 具八个亮点与四大挑战【微发信息网】
财经资讯
中国城镇化正能量转变 具八个亮点与四大挑战
2013-12-18  浏览:16
 中新网12月17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7日刊载专稿文章《中国城镇化在正能量转弯》,文章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召开表明中国城镇化道路正在转弯,从以前的速度型转向质量型,从“以物为本”的道路转向“以人为本”的道路,应该说这是一次正能量的转弯。

  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于12月12-13号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的召开表明中国城镇化道路正在转弯,从以前的速度型转向质量型,从“以物为本”的道路转向“以人为本”的道路,应该说这是一次正能量的转弯。

  这次中国中央城镇化经济工作会议将有利于推动中国城镇化进程提质,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同时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同时世界经济和生态环境也将从中受益,将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信息化当作世界经济的两大引擎不为过。

  中国的中央城镇化会议,和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套开,既表明了城镇化工作会议重要性,也表明了城镇化这一系统性、复杂性工程,各界达成共识的难度不小,有一点姗姗来迟。但是从会议公报来看,表现出八个亮点:

  亮点一:从以前的“以物为主”的城镇化转向“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这种转变既是执政方向的转向,同时也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未来的城镇化会以后更加关注生态、环境、公平、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从更关注人的利益的角度来推进,而不是以前的“大广场”、“大马路”、“大拆迁”等以物为主的路径。

  亮点二:更多体现集约发展,提出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节约土地使用,改变之前人口城镇化远远低于土地城镇化的格局,为此也出台了一些破解地方土地财政依赖的对策:如上收部分地方事权,给地方政府培育新税种作为财政来源,地方政府公开发债,堵住后门开前门,使得地方政府融资方式多元化。

  亮点三: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这一点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作为决定性作用一脉相承。这样一方面可以破解城镇化的资金需求问题,以社会资本为主体,同时也破解“鬼城”、“空城”的问题,避免新城建设沦为一个政绩工程;同时以市场为主体也有利于培育中国实体经济新增长点,使更多资金从泡沫领域如房地产转移到其他领域,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

  亮点四:体现了“城乡一体”、“产城互动”,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

  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发展城镇化,通过城镇化发展破解三农问题,结合在一起,而不是作 为对立面。同时也强调了产城互动,将产业作为城镇化的支撑,推动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这新四化互动;重点是通过简政放权的方式,发展服务业,尤其是公共服务业,即能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更多服务和公共设施,同时也有利于提供就业,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同时城乡一体化也倡导天人合一,提出新型城镇化要“让城市融入自然,让居民望见得山,看见得水,记得住乡愁”,推动城市在绿化和生态方面进行提升。

  亮点五:遵循城镇化规律,强调顺势而为,因地制宜。

  城镇化是自然历史规律,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刻意压低,让城镇化按照自己的规律来自然的发展;同时因地制宜,中国国土面积辽阔,差异化程度比较高,不宜一刀切,而是根据当地情况因地制宜推广城镇化道路。

  亮点六:重视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更加重视低碳、节能、智慧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天更蓝,水更绿”,使得老百姓更宜居,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

  亮点七:更重视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一方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一拨懂城市运营、懂低碳绿色、懂金融的有助于城镇化的专业化干部队伍,路线线确定之后,关键看干部将新型城镇化落地。

  亮点八:更强调科学布局。

  科学布局表现在认同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城市群也不再单单集中在现有三大城市群,而是将推动中西部、东北地区,未来大概有一二十个城市群可能会得到发展,使其既成为这个区域发展的龙头,也体现集聚效应,也有利于中国区域经济实现均衡发展。

  当然,对于中国的新型城镇化的正能量的蓝图和这八个亮点能否落实,还有不少挑战,最主要的有四大挑战。

  挑战一:行政力量对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影响。由于政府权力大,高等级的城市权力比低等级的城市权力更大,导致权力集中的大城市发展水平远远高于权力低的城市。要想发展中小城市,有必要将特大城市的资源、能力、权力下放,但是能否做到下放,在利益固化的情况下难度真不小。如果不在行政体制改革、简政放权上下大功夫,可能最终还是难以改变目前资源集中在特大城市的现状和局面。

  挑战二:新型城镇化庞大资金需求的缺口。要想体现“以人为本”,就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但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非常高,而其他城镇化基础设施投入也不小。尤其在实行集约型的城镇化道路中,土地财政也将会减少;同时当前的金融产品短期属性,也与城镇化的长期属性产生冲突;这些给如何筹集巨额城镇化资金提出了挑战。

  挑战三:在实现城市绿色、节能、低碳发展,必将需要新技术支撑。现在总体中国的创新驱动不够;同时也将对高耗能企业予以淘汰,而这是很多地方政府重要财源和就业提供平台,对于这这种破除路径锁定的动作是否能够顺利落实是一大挑战。

  挑战四:当新型城镇化路径从速度转向质量,以物为主转向以人为本的转型过程中间,地方政府能否适应。能否由以前的硬城市化道路转变为未来的硬软兼施的城镇化道路,地方政府是否有这种较强的操控能力以及在自身利益受损的情况下能否具备坚定的积极性都面临巨大挑战。

  总之,中国新型城镇化路径在这个时间提出,是一个正能量的拐弯,也拿出了具体的行动,同时面临挑战。若想减少挑战,更好推动新型城镇化的落实,有必要与改革的抓手结合在一起。目前看来只有把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的改革措施坚决落地,把改革红利彻底释放出来,才能够破解目前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挑战,也才能推动新型城镇化的亮点的实现。

发表评论
0评